前幾日,臨床有一患者懷疑胃腸問題,以碘海醇口服做胃腸造影,但是三日后復查,腸內(nèi)仍可見造影劑,臨床大夫產(chǎn)生疑問:碘海醇口服吸收嗎?這種情況與藥物有關還是與疾病有關呢?
臨床藥師查閱資料后總結,碘海醇是一種非離子型含碘化合物,極易溶于水和甲醇。與第一代離子型造影劑相比,第二代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屬于次高滲對比劑,滲透壓低,但次高滲是相對高滲對比劑而言,而等滲對比劑是相對于血漿滲透壓而言;事實上,次高滲對比劑的滲透壓仍高于血漿滲透壓的數(shù)倍,滲透壓高于血液會導致腎血管收縮、滲透性利尿、腎性貧血,因此兩次對比劑應用間隔時間最好為14天。碘海醇可血管內(nèi)應用、蛛網(wǎng)膜下應用、體腔內(nèi)應用,包括口服10-200ml進行的胃腸道檢查等,廣泛用于CT血管造影,消化道造影,尿路造影,脊髓造影,子宮輸卵管造影等。
碘海醇不與血漿蛋白結合,由腎小球濾過,,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而不影響腎小球功能,不經(jīng)肝臟代謝,通過靜脈注射到體內(nèi)的碘海醇,于24小時內(nèi)幾乎全部藥物以原形經(jīng)尿液排出。注射后一小時,尿液中濃度最高。無代謝物產(chǎn)生。健康志愿者接受靜脈內(nèi)注射碘海醇后,其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臨床化學參數(shù)及凝結參數(shù)與接受注射前的數(shù)值差別甚微,其改變無臨床意義。大鼠、兔及犬靜脈注射時主要從尿中排出,小部分(大鼠5%,犬1%)從糞中排出,尚未發(fā)現(xiàn)任何器官吸收的現(xiàn)象,也未在動物中檢測到任何代謝產(chǎn)物。查閱文獻后發(fā)現(xiàn),碘海醇造影劑CT掃描時一般靜脈注射、動脈注射、鞘內(nèi)注射給藥,無吸收過程;正常情況下口服吸收較少[[1]],25 mL的350 mg/mL碘海醇口服后3小時及6小時碘海醇血漿濃度分別為1.25 ± 1.40 mg/L and 1.11 ± 1.10 mg/L;但疾病本身會影響碘海醇的吸收,在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時,腸黏膜損傷,腸道通透性會增加,碘海醇吸收會增加,并且吸收量隨著病情加重增加,較正常健康人群會有翻倍吸收。因此,也有用尿碘海醇排泄作為炎癥性腸病活動的標志的研究。
因此,碘海醇口服會有少量吸收,在腸道存在炎癥的情況下,吸收量會增加。
碘海醇作為非離子型水溶性造影劑,比離子型造影劑口服應用于胃腸道造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用于嬰幼兒胃腸道造影檢查。文獻報道,用離子型造影劑泛影葡胺作為消化道對比劑,安全性較鋇餐提高,但也可引起過敏反應。口服碘海醇僅部分被吸收,發(fā)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很小。碘海醇以分子狀態(tài)存在,不帶電荷,降低了化學毒性,對人體的生理干擾較小。碘海醇滲透壓低,引起血腦屏障功能損害減少,進入腸道后,它會隨著時間推移,充盈結腸并經(jīng)肛門排泄。部分造影劑會經(jīng)腸黏膜吸收入血經(jīng)腎排泄,經(jīng)腎臟排泄過程緩慢,不同于靜脈內(nèi)應用的短時間內(nèi)較多量經(jīng)腎排泄而引起造影劑腎病。碘海醇藥動學與機體生理病理狀況密切相關,當患者腎功能不全時,碘海醇消除減慢,且腎功能損害程度與碘海醇消除速率相關。正常人體碘海醇血漿半衰期為( 174.5 ± 81.6) min,尿液半衰期為( 199.6± 73.8) min[[2]]。對于梗阻較重患者,還可通過胃管回抽,減少造影劑在胃腸道內(nèi)的停留。因此,碘海醇在消化道的應用比在靜脈內(nèi)應用安全性更高。
應用于消化道造影,碘海醇較與鋇劑有很多優(yōu)勢:①碘海醇作為一種水溶性非離子型造影劑,具有流動性好、容易吞食、抽吸、推注,不易阻塞;大大方便檢查者的操作。②碘海醇作為消化道造影劑,對比清晰、下行速度快,對腸腔充盈的大小、形態(tài)及與周圍的關系顯示良好,可獲得對比度良好圖像,清晰顯示消化管腔的形態(tài)、輪廓及位置,對消化道疾病進行準確的定位;可用0.9 %氯化鈉溶液稀釋碘海醇(1.5 ∶ 1.0)后使用。③碘海醇作為水溶性造影劑,在梗阻部位顯示后,易抽吸。術中易于沖洗,不影響傷口的愈合。若手術不慎碘海醇流入腹腔,也易被腹膜吸收,不會造成腹腔污染或腹膜粘連、影響手術效果。④對食管閉鎖、食管-氣管瘺及賁門松弛等易引起反流患者不用擔心反流或造影劑進氣管及肺內(nèi),因其親水性強,即便進入肺內(nèi),也不引起梗阻、窒息,易吸收,提高了檢查的安全性。⑤即使有消化道出血、穿孔的患者,水溶性碘造影劑也可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排出體外[[3]]。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造影劑可能會導致短暫性腎功能不全,這可使服用降糖藥(二甲雙胍)的糖尿病人發(fā)生乳酸性中毒。作為預防,在使用造影劑前48小時應停服雙胍類降糖藥,只有在腎功能穩(wěn)定后再恢復用藥。不推薦使用小劑量對比劑做過敏試驗,因為這沒有預測價值,此外,過敏試驗本身偶爾會引起嚴重和甚至致命的過敏反應。
(柳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