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就抓好第二批主題教育強調,要注重分類指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既是主題教育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更是主題教育取得扎扎實實成效的重要保證。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點在把準主題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核心要義,在學習教育上下“真”功夫、在調查研究上做“實”文章、在檢視問題上找“準”差距、在整改落實上見到實“效”,切實把主題教育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把“真”字貫穿學習教育始終,做到真學真懂、內化于心
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學習教育基礎在學理論,關鍵在學深悟透,以理論滋養(yǎng)初心、以理論引領使命。真學是前提。注重深入學習“兩書一章”等規(guī)定書目,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貫通起來,在歷史和現(xiàn)實的對照中增進認同,在理論和實踐的印證中加深理解。真懂是根本。注重通過“干部學習大講堂”、讀書分享會等形式,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上講臺、作輔導,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把學與思、學與悟結合起來,做到既宏觀把握、又微觀剖析,既明晰全面、又把握重點。真用是關鍵。注重把學習研討同解決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突出問題和黨的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結合起來,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個人思想和工作實際擺進去,看黨性修養(yǎng)、執(zhí)政本領有沒有新提高,看在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上有沒有新進展,看在推進攻堅行動中有沒有新成效。
堅持把“實”字貫穿調查研究始終,做到全面細致、求深求實
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更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要深入基層察實情。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制約高質量發(fā)展的瓶頸問題,深入鄉(xiāng)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等一線,掌握獲取第一手資料,摸清問題,找對痛點,明確方向,防止“閉著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要深挖根源謀實招。認真分析梳理調研情況,既要看好的、有利的方面,更要有意識地從反面考慮,看到不利的方面,及時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加工精加工,找出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最佳結合點,著力解決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要深度融合求實效。緊密結合學習和調研成果,特別是在推動電子信息、智能終端、大數(shù)據(jù)、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方面,不斷吸取經(jīng)驗教訓,找出政策執(zhí)行中存在的一般性或共性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可行性建議,調整完善工作思路和舉措,確保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發(fā)展的具體行動。
堅持把“準”字貫穿檢視問題始終,做到聚焦聚力、精準施策
問題是著力點,也是突破口。敢不敢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能不能把問題查找準、剖析透,直接影響主題教育成效好壞。要識準問題。堅持把“背靠背”和“面對面”結合起來,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把自己找、上級點、群眾提結合起來,廣泛聽取黨員領導干部、基層黨員群眾、工作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結合巡視巡察、干部考察、工作考核、生態(tài)環(huán)保和掃黑除惡督查、信訪舉報等途徑,有針對性地收集問題線索。要找準癥結。聚焦思想政治、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民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以“解剖麻雀”的精準找出問題成因,以“燕子銜泥”的精細找準問題來龍去脈,深入認識各類問題的運行機制、發(fā)展態(tài)勢和內在關聯(lián),一項一項解剖,一個一個校對,舉一反三、鞭辟入里、觸及靈魂。要開準藥方。嚴格按照“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的要求,對照干部隊伍存在的悲觀情緒、畏難情緒、怕?lián)熐榫w、能力不足簡單應付情緒、不下深水破解難題情緒“五種不良情緒”,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和意志,深挖細查、直切要害、見筋見骨,自覺糾正思想上、行動上的偏差。
堅持把“效”字貫穿整改落實始終,做到有的放矢、力求實效
主題教育開展得如何,最終看效果。要掌握科學方法提質效。探索運用項目化、信息化、精細化、系統(tǒng)化工作方法,緊盯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的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把握主要矛盾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有的放矢,充分發(fā)揚工匠精神、繡花精神,提高抓落實的精度和深度。要增強斗爭本領抓常效。結合掃黑除惡、安全生產(chǎn)、信訪維穩(wěn)、項目攻堅等具體工作實際,把握斗爭規(guī)律和特點,明確斗爭原則和策略,大力弘揚“四渡赤水”精神,信念堅定、不怕犧牲,善于斗爭、敢于勝利,不斷實現(xiàn)矛盾的破解和新事物的生成。要堅守服務為民見真效。深入落實“為民服務解難題”要求,以“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為載體,扎實開展“萬名干警進萬家”“萬名教師進萬家”“萬名醫(yī)生進萬家”活動,在結農(nóng)家親、解農(nóng)家憂、助農(nóng)家富中,切實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改變贏得群眾、贏得人心。
(轉自《共產(chǎn)黨員》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