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智伯,男,中共預備黨員,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支援湖北第一批醫(yī)療隊隊員。
“從抗擊非典,到支援玉樹災區(qū),再到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清楚地知道,救死扶傷就是我的使命。”在“紅區(qū)”、在一線,始終沖鋒在前的李智伯,處處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3月16日,經市衛(wèi)生健康委黨委批準,他被正式吸收為預備黨員,并在武漢戰(zhàn)“疫”一線火線入黨。
李智伯同志從事重癥醫(yī)學20余年,時刻牢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和承諾。在ICU病房中總能見到他忙碌的步伐,他也從不忘記堅持業(yè)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他熟練掌握危重病人病理生理特點,精通機械通氣、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腸內及腸外營養(yǎng)、感染治療、血液凈化、中毒救治、鎮(zhèn)痛鎮(zhèn)靜等領域及專業(yè)進展,掌握困難撤機患者的機械通氣撤離,ARDS機械通氣,嚴重ARDS體外膜肺氧合治療,ECMO支持下嚴重ARDS患者轉運,急性腎衰竭血液凈化及腹膜透析及各種臟器功能支持技術。廣泛閱讀國內外專業(yè)期刊,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積極引進吸收并應用于臨床。先后發(fā)表核心期刊論文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篇。
疫情來勢洶洶,李智伯主動請纓,積極沖在戰(zhàn)“疫”一線。作為首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老大哥”,也是唯一進入過非典“紅區(qū)”的醫(yī)療隊員,他除了堅守崗位,還給自己安排了個更重大的任務──要把隊員們一個不差地全都帶回來!作為疫情救治重癥組的醫(yī)生,他原本被安排在1月29日下午4點首次進入“紅區(qū)”。頭一天,得知同院“戰(zhàn)友”貫筱琳要在晚上7點多第一個進入“紅區(qū)”時,他始終放心不下,二話不說就跟著坐上了開往武鋼二院的大巴車。從一上車,他就在不停地提醒著身邊的同事做好防護,囑咐他們穿隔離衣、綁腳帶的注意事項。一直到晚上11點多,李智伯才回到駐地,當時武漢夜間氣溫還在零度以下,回來他就被凍得流鼻涕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我責無旁貸!”李智伯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每次進入“紅區(qū)”,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一個班次下來,全身都濕透了,但他從沒有埋怨,更不會后悔。在與病毒戰(zhàn)斗、與生命賽跑的過程中,他對每位患者的病情資料都了如指掌,還積極與其他救治專家共同研究制定治療方案,爭分奪秒搶救危重癥患者。經過共同努力,看到出院的病人越來越多,雖然疲憊,但醫(yī)護人員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在疫情防疫工作中,李智伯做到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義務和責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醫(y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