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的易在老年人中發(fā)生的代謝性疾病,絕經后婦女發(fā)病率高達30%-50%。其顯著特點是易發(fā)生病理性骨折,其中以髖部病理性骨折及其并發(fā)癥對老年人的威脅較嚴重。但實際上,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其中,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是骨質疏松癥預防和治療的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在補鈣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判斷自己是否缺鈣?我們可以使用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IOF)骨質疏松風險一分鐘測試題,根據患者簡單病史,進行快速評估。其中任一問題回答為“是”,即為陽性,提示存在骨質疏松風險,建議及時就醫(yī)進行骨密度檢查。
?是否成年后因為輕摔骨折過?
?是否經常跌倒(去年超過一次),或因為身體較虛弱而擔心摔倒?
?40歲后的身高是否減少超過3cm以上?
?是否體質量過輕?(或BMI值小于19kg/m2)
?是否曾服用類固醇激素連續(xù)超過3個月?
?是否患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是否被診斷出有甲亢或甲旁亢,I型糖尿病,克羅恩病或乳糜瀉等腸胃疾病或營養(yǎng)不良?
?女士回答:是否在45歲以前就停經?
?女士回答:除了懷孕、絕經或子宮切除外,是否曾停經超過12個月?
?女士回答:是否在50歲前切除卵巢又沒有服用雌/孕激素補充劑?
?男士回答:是否出現(xiàn)過陽痿、性欲減退或其他雄激素過低的相關癥狀?
?是否經常大量飲酒?(每天引用超過兩單位的乙醇,相當于啤酒一斤,葡萄酒三兩或烈性酒一兩)
?目前習慣吸煙或曾經吸煙?
?每天運動量少于30分鐘?(包括做家務,走路,跑步等)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沒有服用鈣片?
?每天從事戶外活動時間是否少于10分鐘,有又沒有服用維生素D?
如果已經明確自己存在骨質疏松癥,我們該如何科學補鈣呢?改善鈣水平,生活方式調整是最基礎的,包括加強營養(yǎng),均衡膳食,每日進行充足的日照,進行有規(guī)律且強度合適的運動等。另外,戒煙、限酒等也是保證骨健康的要素。
對于老年人來說,有效補鈣還需要適當補充骨健康營養(yǎng)劑,鈣與維生素D的充足攝入是維持老年人骨健康的關鍵。根據《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建議,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的維生素D劑量可為 800-1200IU/d。
在臨床實踐中,補鈣治療還需要考慮老年患者依從性差、共病多的特殊性。老年人鈣的攝入需要很好的依從性來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口服類的鈣劑有較大可能導致依從性的下降,但規(guī)律按時地使用注射劑則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并且由于注射劑的劑量準確,應用注射劑能更好的控制鈣的精準攝入。生活中,老年人通常不僅患有骨質疏松癥,常常還合并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或者同時有服用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過量的抗甲狀腺激素等藥物的情況,這些因素同樣會影響老年人的骨代謝。因此,對于合并多種疾病的患者,在注射劑選擇上,可以選擇非過飽和溶液,即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含葡萄糖酸鈣1g與氯化鈉0.9 g)。
(全科醫(yī)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