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輸血的必要性需要綜合分析諸多因素和臨床特征。血紅蛋白(Hb)和血細胞比容(Hct)值最客觀,但不是決定輸血的最好指標。貧血原因(急性失血、慢性貧血或溶血)、患者心肺功能和組織供氧情況、患者對貧血的耐受力等因素對判斷是否輸血更有價值。
一、在決定輸血之前臨床醫(yī)師應問自己下列10個問題
(一)輸血的目的是什么?
(二)能否減少出血以降低患者的輸血要求?
(三)是否應先給予其他治療?
(四)該患者是否具有輸血的臨床指征或者實驗室指征?
(五)輸血傳播艾滋病、肝炎、梅毒等疾病的風險如何?
(六)給該患者輸血是否利大于弊?
(七)當無法及時獲得血液時,有何其他治療措施?
(八)是否具有經驗豐富的醫(yī)師負責監(jiān)護輸血患者,并能在發(fā)生輸血不良反應時迅速處理?
(九)是否已將輸血決定及理由寫入病程記錄和輸血申請單?
(十)如果患者是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在此情況下,是否接受輸血?
輸血評估項目及內容
評估項目
|
評估內容
|
失血
|
外出血;
內出血—非創(chuàng)傷性:如胃潰瘍、脈管曲張、異位妊娠、產前出血、子宮破裂等;
內出血—創(chuàng)傷性:如胸、脾、骨盆、股骨等損傷出血等。
|
溶血
|
瘧疾、敗血癥、DIC等。
|
心肺情況和組織供氧
|
脈率、血壓、呼吸頻率、毛細血管在充盈時間、外周脈搏、肢體溫度、呼吸困難、心力衰竭、心絞痛、知覺水平、排尿量等。
|
貧血的評估
|
臨床:舌、手掌、眼、指甲等;
實驗室:Hb或Hct。
|
患者對失血和(或)貧血的耐受力
|
年齡;
其他臨床疾病:如子癇前期毒血癥、腎衰竭、心肺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急性感染、糖尿病等。
|
預期需要輸血
|
是否預期做外科手術或麻醉;
出血是否繼續(xù)、停止或再發(fā)生;
溶血是否正在繼續(xù)發(fā)生。
|
|
三、輸血目的
輸血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提高血液的攜氧能力;二是糾正凝血功能障礙。除此以外均為不合理輸血。
四、輸血指征
應根據(jù)《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 “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及 “內科輸血指南”的要求嚴格掌握輸血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