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磁共振設備硬件配置及軟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磁共振增強肝臟掃描已經能夠提供越來越多的診斷信息,,包括病變性質及病灶數量,,可以幫助患者及時地選擇好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對早期肝癌的準確診斷同樣為患者治療爭取時機,從而使得患者的生存時間得以明顯延長,。
傳統(tǒng)的磁共振對比劑是非特異性細胞外對比劑,,而肝細胞特異性磁共振對比劑(釓塞酸二鈉)因為具有親脂性基團即乙氧基苯甲基(ethoxibenzil,EOB),,所以它可被肝細胞攝取并隨膽汁經膽管排泄,。鑒于上述原理,Gd-EOB-DTPA一次注藥掃描就可以得到肝臟多期動態(tài)掃描圖像及肝膽期圖像,,國內近兩年來也有同行對該對比劑進行了研究,,通過對患者依次行MRI平掃(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2DGRE T1WI),、Gd-EOB-DTPA三期(動脈期、門脈期和平衡期)增強掃描(抑脂3DVIBE)及延遲10min,、15min,、20min的肝實質期掃描,可以對肝臟局灶性病變作出較為明確的診斷,。該操作技術關鍵是把握好肝臟動脈期采集時間點及對比劑給藥速率的選擇,。
具體檢查方法:對臨床醫(yī)師提供的在B超檢查或在CT掃描中發(fā)現的肝臟局灶性病變的患者進行普美顯增強磁共振檢查,即先進行肝臟常規(guī)軸位的T1,、T2掃描,,然后在對比劑注入后的16-25秒進行動脈期,在46-55秒進行門靜脈期,,在86-100秒進行肝靜脈期的掃描,,在150-180秒進行動態(tài)晚期的掃描,并在注藥后的10-20分鐘進行肝細胞期的掃描,。對肝臟各個不同期相的圖像進行對比分析,,以明確病變性質。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yī)院放射科引進該技術后已對1000余例患者進行了普美顯增強磁共振檢查,,通過對肝臟動脈期圖像采集時間點及動脈期圖像質量的分析,,掃描技術不斷提高。同時肝癌病灶的檢出率明顯提高,,對肝臟局灶性病變的定性和定量診斷也明顯提高,。美顯增強磁共振檢查可檢出更多的病灶,對部分疑似病例的確診信心明顯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