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準確的診斷,,檢驗科生化室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在科主任劉樹業(yè)及組長劉懷平的積極帶領下,,于近日引進一臺iFlash 3000-C化學發(fā)光分析儀,用于檢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 /IgM抗體,。
2019-nCoV IgG/IgM血清學試驗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已明確增加血清學確診試驗,該方案指出,,“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抗體和IgM抗體陽性,;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zhuǎn)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人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會在約7天左右會產(chǎn)生針對病毒的IgM抗體,,約14天左右會產(chǎn)生針對病毒的IgG抗體,。
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二版到試行第六版,均是把核酸檢測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2019-nCoV高度同源作為確診標準,。且在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中,,把連續(xù)兩次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作為重要參照依據(jù)。但是由于受到標本采集(時間,、部位,、類型)、標本運輸和保存,、檢測試劑等方面的影響可能使檢測結(jié)果假陰性,,造成漏診。因此當核酸檢測結(jié)果與臨床不符時,,需要采集不同部位標本,、多次采樣、多次送檢以提高檢出率,,從而延誤病情,,影響治療。
2019-nCoV IgG/gM血清學可以彌補核酸檢測的不足,,其檢測標本為外周血,,血清或血漿,其采集和保存簡單易行,,且抗體在血清標本中的穩(wěn)定性也很好,,從而提高了檢測的敏感度。有研究發(fā)現(xiàn)2019-nCoV IgG,、2019nCoV IgM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診斷的敏感度分別為90.5%和75.9%,,特異度分別為99.3%和94.0%。因此,,2019-nCoV IgM和IgG抗體檢測可以彌補核酸檢測造成的漏檢,,將在COVID-19的診斷、治療監(jiān)測和病程轉(zhuǎn)歸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臨床數(shù)據(jù),。
三中心檢驗科引進的iFlash 3000-C化學發(fā)光分析儀的樣本處理能力為300個/小時,,完全能夠滿足現(xiàn)在臨床需求。我們相信,,將2019-nCoV IgG / IgM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聯(lián)合起來,必將為臨床醫(yī)生提供更加方便,、迅速,、準確的診斷。
(檢驗科賈艷會,、田亞瓊,、劉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