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適能對于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的預測價值大于已知危險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及高膽固醇血癥等)。不論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健康人,提高心肺適能可以明顯提高生存率。最近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發(fā)表聲明:建議將心肺適能作為繼心跳、脈搏、血壓、呼吸次數(shù)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

心肺運動試驗(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被認為是評估心肺適能的金標準。CPET通過測量氣道內(nèi)的氣體交換而同步評估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對同一運動應激的反應情況。在測量氣體交換的同時,還測量心電圖、心率和血壓,記錄主觀感受情況。
心肺運動試驗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糖尿病治療指南中,生活方式(飲食、運動)干預均作為糖尿病治療重要的基礎治療,貫穿治療全程。運動治療如所有其他治療手段一樣,有適應癥、禁忌,必須個體化才能夠達到安全有效的效果。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經(jīng)并發(fā)癥等,運動治療風險較高,因此需要行心肺運動試驗檢查以評估患者心肺適能并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
心肺運動試驗適用于心肺適能評估:大量研究表明運動能力能夠預測慢性病及手術(shù)預后。2016年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提出,心肺適能作為臨床“第五生命體征”應予重視,心肺運動試驗尤其是測得峰值攝氧量是衡量有氧運動能力的金指標,并推薦所有慢性病患者均應行運動心肺試驗檢查以評估心肺適能。
心肺運動試驗適用于與ECT聯(lián)合診斷心血管疾病:運動負荷ECT檢查為心肌缺血診斷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安靜和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比較,可以判斷固定或可逆的灌注異常及其區(qū)別,因此高度懷疑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行心肺運動試驗聯(lián)合ECT檢查以助診斷。
心肺運動試驗適用于肥胖患者:肥胖患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飲食和運動是基礎,研究表明從低到中等強度的遞增負荷運動,脂肪氧化速度逐漸增加,但如果強度超過一定范圍,則脂肪的氧化速度下降,因此,運動減脂效果反而不佳。通過心肺運動試驗我們可以找到最大脂肪氧化強度的區(qū)域,更好指導患者減重。
為了使更多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心肺相關(guān)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獲益,我院已開展心肺運動試驗檢查,經(jīng)過一年多的臨床實踐,診療效果優(yōu)越,歡迎有需要者前來檢查。
檢查地點:門診二樓運動心肺功能室,電話022-84118079
(內(nèi)分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