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周代就種植蘿卜,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有冬蘿卜、春蘿卜、夏秋蘿卜等,各地均有栽培,是廣泛食用的四季常菜。中國人民自古就有蘿卜上市,郎中下鄉(xiāng)”和“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藥方”的民諺。其中就隱含著說明了蘿卜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近年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細嚼、生吃蘿卜可促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擾素。目前,干擾素誘生劑的抗腫瘤、抗病毒作用已被國際公認。
食材
蘿卜姜
方法/步驟
其實冬吃蘿卜夏吃姜,就是利用了這兩種食品的寒熱性,配合了季節(jié)的寒熱性,來進行陰陽調理,以真正做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蘿卜有消食、降氣之功,對氣管炎和咳嗽有療效,所含木質素和辛辣味成分有防癌的功效,且富含維生素。蘿卜還能通便、抗菌、降膽固醇、防膽石形成,還可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蘿卜中含蘿卜酸,吃生蘿卜絲加白糖可助戒煙。”
居家過日子,有個頭痛腦熱再所難免,于是家家戶戶都備有一些簡單的藥片。你們是否想過,一些小病通過姜的藥用即可解決。
我聽過這樣一句民間諺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yī)生開藥方。這話有什么科學道理呢?先來看看這姜的藥理效用。
無論是《本草綱目》還是《千金方》,對姜藥理效用的描述大體相同。姜味辛、氣微溫、無毒,四季不缺,涼拌熱炒做湯均可,是不可或缺的作料。姜能益脾開胃,溫經散寒,調理腹痛、吐瀉等疾。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姜中含有揮發(fā)油、姜辣素等成分,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興奮神經系統(tǒng),有助于祛風散寒,并能加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故醫(yī)家和民諺稱“家備小姜,小病不慌”。
一提到血液循環(huán),就不得不提到五行養(yǎng)生的話題。
我們知道,生命的真諦在于陰陽的相對平衡,《周易說卦傳》說:“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其意為夏季萬物茁壯成長,陽氣旺盛,應該養(yǎng)長氣。夏季火旺金死,為了減病康體,必須減少補金,使無行趨于平衡,才能保證健康。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找醫(yī)生開藥方。”這句俗語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處。其實冬吃蘿卜夏吃姜,就是利用了這兩種食品的寒熱性,配合了季節(jié)的寒熱性,來進行陰陽調理,以真正做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任何事物都要調和好陰陽平衡的關系,才能使事物保持良好狀態(tài)。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都會造成事物發(fā)生變化,直至發(fā)生轉化。人在一年四季的變化中身體的狀態(tài)也在變化,所以要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改變飲食方法,特別要注意平衡飲食的寒冷燥熱,不可一味貪圖痛快,造成偏食,以至埋下病根。
明白了兩種食物的藥性之后,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討論為什么要“冬吃蘿卜夏吃姜”了。冬天天氣寒冷,人們多食熱物,胃內易積火,蘿卜為寒物,食蘿卜可祛火生津。所以冬天常食蘿卜,到了春天就不易上火。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喜食冷物,胃內易積寒,姜為熱物,食之可祛寒氣,也就少得胃脹腹瀉之病。由此看來,掌握正確的“吃姜”方法很重。那么,趕快把這方法告訴家人吧!
(中醫(yī)針灸科)
|